Google Translate

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林一鳴:政府賣平樓 藥到病除

【on.cc 東方互動 專訊】 東方產經「名家筆陣」專欄作者林一鳴:港府在上周五宣布新的管理措施,將物業的額外印花稅(SSD)提高至三年,並開徵新的買家印花稅(BSD),對所有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公司買入住宅物業,徵收15%的劃一稅率。對於港府新的措施,市場人士有很多不同的意見,若我們要分析是否用對了藥,就要首先去想一想,到底香港樓市出現甚麼問題。

目前的香港樓市,到底有甚麼問題?大部分人最直接的答案就是「香港的樓價很貴」,但其實只答對了一半;香港的樓價的確很貴,但世界上也有其他很貴的東西,例如有些名牌手袋也很貴,但只要購買者買得起及不覺得貴,那就沒有問題了。

所以香港樓市的問題應是「大部分香港人,都買唔起香港樓」。香港有三百多萬的打工仔,每月薪金中位數只有12,000元,超過七成以上打工仔月入低於20,000元,很多工作八至十年的「八十後」,捱十年後每月收入也只有一萬多;目前新界上車盤也要三百多萬,單靠每月萬多元收入根本是買不起的,痛苦指數當然爆燈。

搞清楚問題之後,就可以對症下藥:由於病因是「七成多港人靠薪金買唔起樓」,所以政策的重點,就要提供較低價的供應,而不是壓低需求。為政者應該運用資源,提供一個傾斜的平台,讓沒能力的人有屋住,為能力不足的人提供較低價供應,支付得起的人就用市價去買,投資需求就要付出高價。

這方面新加坡政府做得很好,以前港英政府也明白這個道理,但今天香港政府卻用錯了藥,不去提供較低價的供應,反而在壓低需求。

可能你會反駁:如果政府大力壓低需求,樓價自然就會下跌,那不是窮人也可以買得起樓嗎?

對不起,從各地的經驗來看,這方法是行不通的;政府壓低需求會把樓市變成「死市」,但卻未必出現跌市。

內地自從2010年4月開始,實行了兩年半的限購令,把樓市的需求大力壓低,結果樓市變得死寂,發展商也痛苦得很,但樓價卻沒有怎樣下跌!再看一看香港政府在兩年前推出額外印花稅,除了剛推出時驚過一陣子,樓價亦是不跌反升,反而成交卻大幅下降,因為SSD會同時減低樓宇的供應,令賣家的數量更少。

現在把物業的額外印花稅提高至三年,香港平均每年有十萬個成交,那麼三十多萬個二手樓的供應,大部分都會在市場消失,令二手賣家的叫價變得更硬。

中國人在過去數千年累積了「有土斯有財」的觀念,特別是其他投資工具不多的情況下,買樓就是最好的投資。

政府要打壓內地人買樓的需求,除非經濟衰退令人們沒錢買樓,否則單靠政策是很難成功;而政府要對症下藥,亦不應打壓這方面的需求,而是著手於低價樓的供應。

中信証券國際執行董事 林一鳴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