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Translate

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

窗邊換尿片 嬰兒墮樓亡 兩年238童死因 「家居未必安全」

【明報專訊】社會福利署委任的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,檢視了2008至2009年間的兒童死亡成因,發現部分個案乃因家長蓄意或大意令孩子死亡,其中13宗是父母向子女施襲令孩子致死,亦有4宗家居意外令孩子喪命,包括有家長在窗邊為嬰兒換片,詎料嬰兒墮樓身亡。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表示,「家居也未必是最安全的地方」,不少意外都是家長警覺不足所致,呼籲家長提高警惕。
委員會分析,2008至09年間由死因裁判庭審理的238宗18歲以下死亡個案,82宗屬非自然死亡個案,其中18宗是兒童遭襲擊,父母為施襲者的有13宗。報告顯示,其中兩名母親殺害孩子後自殺,另外6人與子女一同自殺,其中一名家長獲救卻連累孩子送命。委員會指當中4名家長因感情糾紛而輕生,另兩人則承受欠債壓力。
兩年13童遭父母殺死
除了蓄意襲擊,不少鹵莽父母令子女無辜喪命。有家長替嬰兒換尿片期間,一時「睇漏眼」令孩子滾出窗外墮樓,委員李麗雲質問,「為何換尿片要在窗旁進行?」其他個案包括把戒毒用的美沙酮放進雪櫃令孩子誤服、拖地後孩子滑倒腦出血致命,另有6名嬰兒則與家長同牀時猝死。
26宗自殺 最小9歲
同時,在82宗非自然死亡個案中,最多是自殺,共26宗,年紀最小的只得9歲,負責自殺個案分析的委員熊思方指出,21名死者死前曾向朋輩透露過有意尋死,建議年輕人如發現朋友情緒有異,應立即通知長輩,「寧願不講『義氣』,把其自殺念頭告知大人,即時求助」。今次是委員會首份正式報告,就防止兒童死亡提出21項建議,包括教育家長,較兩年前的先導報告共65項建議少。社署助理署長馮民重表示接納委員會的建議,又稱已為家長舉辦多項小組活動,讓他們學習抗逆之法,並教導子女。
檢討委員會委員許宗盛指出,子女對其生命有決定權,家長不應把子女視作自己的物品,又提醒市民如發現鄰居提及「唔知小朋友將來點算」等悲觀話語,隨時是求死警號,應立刻尋求社工或專家介入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